阅读记录

《从军赋》

第435章有些事情比生命重要

《从军赋》小说免费阅读


皇城,御书房
大乾皇帝景弘一直在翻阅奏折,眉宇微皱,时而还会轻叹几口气,似乎碰到了烦心事。
“程大人,照你这么说国库的储粮只够前线将士支用两个月?”
崔家倒台之后接任户部尚书的程砚之苦笑道:
“没错,微臣想尽办法筹措也只凑到了这么多军粮,毕竟开战之前还往陇西运了不少粮草,眼下断云隘还**着十几万兵马。
如此多的开支,户部一时间确实捉襟见肘。”
“两个月的粮食可不够啊。”
景弘放下奏折,手指轻轻扣响桌面:
“这样,先下令去各道征粮,再发动京城的商贾官吏捐粮捐银,能凑多少是多少。”
“即使如此,最多也就能挤出两三个月的军粮,之后又如何是好?”
程砚之犹豫半天说道:
“平叛大军被挡在断云隘,世人皆知此乃东境险隘,易守难攻,叛军扬言咱们一年内都别想踏过断云隘。
陛下,若真的僵持一年,就算把国库全都掏空都不够啊。”
老大人毕竟是文官,满脸愁容,断云隘听起来就不是能随随便便攻克的雄城。
“绝对用不了一年!”
景弘十分肯定:
“十万大军压境,又有洛将军坐镇,数月之内定可以拿下断云隘!只要攻克断云隘,就可以取叛军粮草为己用,那粮草之为自解!”
景弘对洛羽的信任就和当初对武成梁一样,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,似乎只要他出马,就一定能打赢!
“启禀陛下,兵部尚书严大人求见!”
君臣二人还没聊完,殿外就响起了近侍的轻喝声,隐约能看到一道苍老的身影侯在门外。
“宣!”
一位老者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,躬身行礼:
“微臣兵部尚书严承弼,参见陛下!
陛下圣安!”
景弘眉头微挑:
“严大人这时候怎么进宫了,有事吗?”
哪知老大人翻身便跪,朗声高喝:
“微臣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
此举让君臣二人都愣住了,愕然道:“怎得了这是,兵部有喜事?”
严承弼笑容满面,高高捧起一道奏折:
“东境大捷!洛将军率部攻克断云隘,歼敌六万,斩杀南宫烈第三子南宫彻!
陛下,此乃天大的喜事!”
“什么!”
景弘目光一亮,急不可耐:
“快,把奏折呈上来!”
候在一旁的老太监吕方赶忙将捷报递到皇帝手中,景弘只是匆匆扫了两眼便仰天大笑:
“哈哈哈,好,好啊!”
“洛将军不愧是国之栋梁,如此雄关竟然一战破城,哈哈!”
朗笑声绕梁三尺,不绝于耳,这位大乾朝的皇帝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。而且捷报里还附带了南宫彻的口供,提到了几位朝堂内奸。
“瞧瞧,粮草这不就来了。”
景弘冷笑一声:
“去,将这些反贼满门抄斩,家产尽数充公,换成军粮后运往前线。另外传朕旨意,备下酒水牛羊送去前线,犒赏三军!”
两位大人同时跪地行礼,齐声喝道:
“陛下圣明!”
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“好啊,真好。”
景弘忍不住又翻阅了几遍奏折,冷笑道:
“老东西,我看你还有几个儿子可以死!”
……
大军攻破断云隘之后就一直停留在关内,并未再前进一步,休养生息,毕竟从开战至今各路兵马尚未好好休整过。
陇西主力陆续抵达前线,同时洛羽还派人向东境散播消息,揭露了崔家、南宫家私通郢军,害死武家五万大军的惊天阴谋,一时间在三州境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要知道武成梁受封镇东大将军是因为屡次率兵击退郢国叛军,力保边境不失,让东境免于战火侵扰,他对东境百姓可是有大恩的。
当初武成梁兵败战死的消息传开,东境百姓家家哀嚎、哭声震天。
果然,消息传出后断云隘的将军府就被数不清的百姓围住了。
将军府的朱漆大门在晨光中泛着暗红,府外广场上已**了上千百姓:有的手持锄头,有的腰别柴刀,更有白发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站在最前排,还有老母携子而来。
人群中不仅有断云隘附近的村民,还有从更远地方赶来的老百姓,众人的呼喊声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拍打着将军府的高墙:
“洛将军,我们要见洛将军!”
“请洛将军出来!”
门口的甲士们压根搞不清楚状况,也不敢驱赶这些百姓,只能尽力维持秩序。
“乡亲们,我就是洛羽!”
总算有一声朗喝让全场安静下来,洛羽从府内大步走出:
“敢问东境的各位父老,为何冲击将军府?”
为首的一名白发老者颤颤巍巍地问道:
“敢问,敢问洛将军,原镇东大将军武成梁可是您的父亲?”
“自然。”
洛羽坦然承认:“此事天下皆知。”
人群中迸射出无数道精光,上千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。乌泱泱的人头令洛羽愕然无比,赶忙伸手去扶:
“老人家快快请起,乡亲们快起来,这是做什么?”
“小老儿姓赵,是城外八十里赵家村的。”
白发老汉的眼中滚出泪珠:
“六年前郢国骑兵入境,深入腹地,偷袭村子,是武将军带兵杀到,从屠刀下救出我们全村老少,否则满村上下四百余口早就成了一堆白骨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